要闻

远去的炊烟

2019-03-22 15:59    来源:
2019-03-22 小学组征文稿


 

今年刚放暑假,我就吵着叫爸爸妈妈带我出去玩。爸爸笑笑说:“我们忙着呢,你爷爷今年没做庄稼了,叫他带你去嘛。”我来到农村爷爷家,爷爷笑眯眯地说:“那好,要我带你去玩,那就先跟我学照相!”我发现喜欢照相的爷爷,总喜欢一大清早就起来拍炊烟——爷爷告诉我,儿时的清晨,每天天刚麻麻亮,曾祖母就把他叫起来,背上背篼上山去割猪草。爷爷有时停下镰刀歇息,总喜欢回头看看自家瓦屋顶上烟囱里飘出来的炊烟。爷爷说,从那炊烟里,他仿佛看到了曾祖母正在给灶膛里添柴草,正向锅里放进一小块腊猪油,“吱吱吱”地熬着炒菜……这时,家家户户屋顶上都冒着一缕缕炊烟,慢慢飘向空中,腊猪油特有的香味和着炊烟弥漫整个村庄。待到朝阳暖暖地照到那些草屋瓦屋上面时,炊烟渐渐散去,爷爷就背着满满一大背猪草往家里赶……

爷爷说他总想找回这种儿时的感觉,用相机把她留下来。可这几年来都没能如愿……

因为,爷爷家这个山里的小村庄用上了天然气,彻底告别了做饭时烟“熏火燎”的日子。看着干净整洁的厨房,闻着锅里冒出的股股香气,我不由得想起爷爷说的以前农村找柴禾的情景:那时候,生活不像现在这么富有,既没有煤,也没有电,天然气更是不敢想的事,农家人做饭取暖用的多是植物秸秆等柴火。那时候田地贫瘠,粮食产量低,秸秆也不多,收回的玉米秆、高梁秆以及稻草,除了喂养牲畜所需之外,还有一部分被铡碎沤肥了,农户们烧用的柴火没到冬天大多已烧光了。无奈之下,为了解决烧饭取暖问题,家家户户都要绞尽脑汁,不遗余力到田地里、山坡上去捡拾柴火。人们纷纷背上背篼,拿着砍刀、锄头、扁担搭帮结伙走进田野,爬上山坡拾柴,割草。但见锄头飞舞,砍刀、镢头齐动,为了一年的生活用柴,人们恨不得挖地三尺,往往大半天功夫才能弄够一捆两捆柴草。柴火捡来后,接着就是往家运了。那年月个人家都没有车马,不管离家多远,不管打多少柴火,都是用肩膀扛回来的。柴火太沉,草秸又刺挠,扛着柴走在坎坷不平的乡间小路上,走走停停,歇几个歇才能到家。

如今,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尤其是生态农业的发展,农村烧柴做饭和取暖方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当地政府经过多方努力,乡亲们荷包殷实了,绝大多数家庭已经用上了方便卫生的天然气、电磁炉、太阳能等,基本不再烧柴火。去年,最后几家贫困户,经过帮扶脱贫致富,也盖起来小洋楼,用上了清洁能源。柴火现在已不再是居家过日子的必需品,烧柴火的日子也同那袅袅的炊烟一样远去,但与柴火有关的记忆却在很多人心中不会老去,那凝结在一捆捆秸杆或是一筐筐树叶里的艰辛不仅让人永远难忘,还时时会涌上心头给人一种催人奋进的力量!

爷爷拍不到远去的炊烟,却拍到了河谷里飘上来的晨雾——青山绿水间,一栋栋白墙黄瓦的农家小楼云雾缭绕,宛若仙境一般……


 


责任编辑:龚俊楠
“最江津”APP下载
“最江津”APP——看新闻、找工作、找房子、网络问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