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课题研究 > 正文

​江津区地域文化特色化创新发展研究

【摘要】

一、课题界定

所谓地域文化,是指特定区域范围内,人民群众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所形成的明显区别于其他地方的文化风格、文化形态、文化内容的文化资源。所谓地域文化特色化,是将地域文化通过“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转化创新”,最终达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的拓展完善和优化提升。

二、研究概述

江津相对重庆市来说,地域文化资源形态多样、文脉传承较好、规模体量较大。但存在地域文化内涵挖掘不够、特色化整体水平不高、特色文化队伍不强、文旅融合发展不足、保障措施不全等突出问题。本课题阐释了研究的现实意义,分析了江津地域文化特色文创新发展的实践探索,对国内外的成功案例进行了提练总结;针对江津区地域文化特色化创新发展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地域文化特色化创新发展的对策建议。

三、地域文化现状调查

江津地灵人杰,人文荟萃。是明朝重臣江渊、“联圣”钟云舫、开国元勋聂荣臻元帅的故乡,1800余年的历史积淀,孕育了丰富的人文资源。是“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中国楹联文化城市”“中国长寿之乡”“中华武术之乡”“重庆市诗词城市”。

(一)人文资源丰富

1.独具特色的楹联文化

江津有独具魅力的“天下第一奇联”、明宪宗为江渊题写的“江公享堂”皇联和钟云舫的“天下第一长联”,晚清秀才钟云舫被誉为“联圣”。2008年被江津中国楹联学会命名为“中国楹联文化城市”;“江津楹联习俗”“钟云舫民间故事”被列入重庆市非遗代表性名录。2005年,江津启动“联圣工程”开展钟云舫及《振振堂集》研究,出版了《钟云舫全集校注》与《钟云舫研究》两套丛书共14部400多万字,有力证明了钟云舫是唯一能与“诗圣”杜甫媲美的“联圣”。此后相继研究出版了《钟云舫振振堂联集》《钟云舫振振堂诗稿》《钟云舫民间故事》等近十本专著。

2.资源富集的古镇文化

江津保存完好的古建筑总建筑面积达22.3万平米,有5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5个中国传统村落,1个重庆市历史文化名街区以及众多的古书院、古码头、古庄园和宗祠庙宇,是重庆市古镇文化资源最为富集的区县。

3.才俊倍出的历史名人

重庆2000多年历史长河中评选出100名本籍历史文化名人,江津有10人;整个20世纪的中国两院院士中,是江津籍或曾在江津求学的院士达16人;新中国成立后有特级战斗英雄谭秉云、32111钻井队英雄群体,有荣获“改革先锋”和“航母战斗机英雄试飞员”称号的戴明盟等杰出代表。抗战时间,寓流江津的政治名流、社会贤达、鸿儒学者多达60余人。爱国将领冯玉祥在此做过抗日募捐,中国现代图书馆学泰斗蒋复聪在此创立了国立中央图书馆,教育家梁漱溟来此作过乡村教育调查研究。一大批鸿儒在此度过了抗战最困难时期,留下了众多文宝墨迹、轶闻趣事。

4.源远流长的非遗传承

江津是一个移民城市,六次移民,融合融汇,非遗总量多、种类全。有重庆市非遗代表性名录16个、江津区非遗项目83个,有重庆市民间文化艺术之乡7个,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基地2个,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基地1个。

5.精彩纷呈的民俗文化

江津坚持坚持对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传承千年的“白沙闹元宵习俗”“中山千米长宴”、持续11届的“四面山·七夕东方爱情节”数次亮相央视等国家主流媒体和各省市及港澳台闻媒体而蜚声中外。江津楹联习俗、塘河婚俗、塘河渝川黔龙舟节、白沙长江龙舟会、石蟆川主庙会、石门腊八节、李市山歌、永兴吆喝等传统民俗通过积创新性传承发展、创造性转化利用,打造江津“一节一品牌,一镇一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

6.创新性转化利用文物资源

一是创新文物保护利用新模式。建立“政府主导+社会投资”模式,以政府为主导创新融资渠道,吸纳社会参与,实施了对石门大佛寺、四面山会龙庄、第二陆军医院旧址等11个项目的修缮利用,让沉睡的文物“活”起来。二是创新文物价值再现新方式。加强文物资源内在价值研究,提炼文物资源所蕴含的固有价值和具有文化内涵的当代价值,将江公享堂改造为文化大院和古玩交易集市、四面山会龙庄改造为旅游景点和活态民俗体验园、白沙张爷庙打造为抗战文化展示馆、国民党党史编撰委员会旧址打造为白沙图书分馆、鹤年堂打造为“聚奎大讲堂”等多个优质项目。

三是创新文物资源保护新机制。制订全区文物资源保护修缮利用总体规划,有计划地分轻重、缓急对各类文物资源进行保护单位保护修缮利用。

四、江津地域文化特色化创新发展的对策建议

根据“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尊重差异、把握规律,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创新发展,增强活力”的原则,围绕江津地域文化“一带两核三圈多点”空间分布,规划建设一批特色文化设施,建成地域文化传承发展和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化设施网络。

(一)打造“江津百里长江特色文化带”

在沿长江分布的11个镇街着力打造提升“江河文化、古镇文化、名人文化、抗战文化、楹联文化、红色文化、休闲文化、农耕文化、移民文化、影视产业”等地域文化,使成为江津文化特色。一是对中心城区的打造,在几江半岛打造“母城记忆一条街”,推进“长江名楼——江津临江楼”“中华楹联文化艺术馆”“江津滨江路诗联文化长廊”“江津名人馆”建设。二是对白沙、塘河、石蟆三个历史文化和支坪真武场重庆市历史文化名街区进行重点打造。

(二)实施江津“一镇一品”特色文化空间建设计划

重点依托本地拥有的代表性地域特色文化资源,围绕特色文化广场、公园、文化大院(中心户)建设等,培育打造一批富有时代气息的点状特色文化空间。

(三)打造富有江津地域特色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

1.实施文艺创作规划和引导计划。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实施艺术创作规划和引导计划,研究挖掘江津区特色文化资源的时代价值和艺术价值,推出一批融思想性、群众性、艺术性、公益性相统一,群众喜闻乐见、具有江津特色的文艺精品。

2.实施特色文化品牌计划。坚持依托民间文学、民俗,传统的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体育、游艺与杂技等地域文化资源,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丰富活动内容,创新举办形式,广泛发动群众参加,提升特色文化活动品牌。

3.建设一支扎根基层的特色文化建设队伍。通过实行政府购买或民办公助等方式,加强散布全区特色文化队伍建设。定期加强专业培训,提供场地支持,组织参加各种比赛和示范性展演、开展业务技能大赛、招募文化志愿者等方式,提其高业务素质。

(四)推进融合发展,增强地域文化特色化创新发展动力

地域文化的创新发展与城镇品质提升、乡村文化振兴、文旅融合发展等紧密结合,不断赋予江津地域文化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不断补充新的营养、拓展新的空间。一是提炼精选一批凸显特色文化的经典性元素和标志性符号,应用于城市雕塑、广场公园建设等公共空间。二是与文化旅游相融合,以文化提升旅游的内涵品质,以旅游促进文化的传承弘扬,使特色文化成为旅游的“灵魂”,旅游成为特色文化的有效“载体”,培育和促进文化消费。三是与“美丽乡村”建设相融合,发掘和保护一批有历史文化的村庄,让特色文化融入群众生产生活,留住乡愁,守住文脉。四是与教育融合,在学校教育中融入当地优秀的、有特色地域文化内容,使之得以传承和发展。

(五)建立江津地域文化数字化平台

一是建立地域文化数字化资源库,二是建设地域文化数字服务平台。

课题组:邓正益 封林 张新 王逸虹 邹鸿光


决咨读物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招聘网站严重违规失信”专项整治工作责任状 | 治理“招聘网站严重违规失信”自律承诺书 | 网站自律管理承诺书
Copyright ©2000-2018 CQJJNET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8
江津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渝ICP备16012726号-1 法律顾问:吴嘉斌 冯安业(重庆市循源律师事务所)
地址:重庆江津区东部新城江岸东城中央4幢1-8-10 邮编:402260 广告招商:023-47588106 传真:023-47588100 举报电话:023-47588100

渝公网安备 500116025001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