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故事稿:《长江鱼儿的守护神》

2021-08-20 16:25    来源:
2021-08-20 新闻稿件

江津区融媒体中心  谭俊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同仁:

大家好!

我是江津融媒体中心记者谭俊。画面中的这位,是我感受最深的采访对象,江津第一个“护渔志愿者”,被媒体和群众称为“长江鱼儿的守护神”。他叫刘鸿。

127公里的长江江津段,拥有白鲟、胭脂鱼等珍稀资源,是长江上游珍稀鱼类保护区。虽然禁止非法捕鱼力度不断加大,但仍然有人为了利益不惜铤而走险。江岸绵长,水情复杂,护渔仅靠渔政等部门力量远远不够。2014年4月,江津渔政在刘鸿居住的油溪镇江边放流鱼苗,同时号召群众参与志愿护渔。正好在现场的刘鸿毫不犹豫,第一个报了名。

那一年刘鸿42岁,从部队转业后从事古建筑工程正做得红火。从小在江边长大的他,对长江感情深厚,对非法捕鱼深恶痛绝。开展志愿护渔七年多来,刘鸿在江面度过1000多个不眠夜晚,自费投入100多万元改良护渔装备,发展护渔志愿队成员200余人,协助执法部门抓获非法捕鱼嫌疑人1500余名,制止非法捕捞行为近2000起,多次受伤。

我第一次采访刘鸿,有些惊心动魄!

2018年2月,春寒料峭。鱼儿们忙着产卵的时节,被非法捕鱼者视为良机,也是护渔队最繁忙的时候。晚9点,我扛着摄像机,穿上救生衣,和刘鸿等队员乘快艇来到一段产卵丰富的江岸埋伏。在瑟瑟寒风中蹲守5、6个小时后,两名电鱼者驾着小艇忽然出现。刘鸿开船追了上去,对方仓皇中加大马力撞来,刘鸿小心操控船只与其周旋。经过一番缠斗,对方小艇熄了火,刘鸿跳入水中,抓住船舷一跃而上,将船上两人制服、人赃俱获,就近扭送公安派出所。

在返程途中, 我心有余悸问刘鸿,护渔活动如此危险,怎样确保自身安全。刘鸿笑笑,回忆起第一次驾船巡护,曾被非法捕鱼者撞沉了船。后来他总结经验,自掏腰包为巡护船购置了进口发动机,用合金材料特制防撞船体,不断改良装备和专研方法,渐渐让非法捕鱼者闻风丧胆。

刘鸿说,除了巡护风险,非法捕鱼者时常电话威胁恐吓,甚至偷偷破坏巡护船。2015年禁渔期间,我和队友被十多个非法捕鱼者围住,我的头被鹅卵石砸中,血流如注,幸好派出所及时到场处置。

   在那一年夏季禁捕期,我多次采访刘鸿,了解更深。护渔这些年来,虽然刘鸿和队员们遭遇了很多凶险,但也得到了有关部门、媒体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帮助。2015年起,江津日报、江津电视台推出系列报道,人民日报、新华每日电讯、重庆日报等多次报道,社会广泛关注,有关部门从各自的职能职责给予了有力支持。

区法院认定:刘鸿的护渔志愿活动,符合宪法对“公民具有阻止违法犯罪活动权利”的规定,并提供法律服务保障。区渔政为护渔队购买了保险,并报销部分护渔巡航汽油费。区公安局就如何依法巡护、拍照取证等开展专业培训,明确了沿江派出所与护渔队的工作联动机制。2018年11月,江津区水务局授予刘鸿长江江津油溪段“民间河长”称号,刘鸿的“鸿鹄护渔队”正式注册志愿服务组织。在各方支持和媒体大力宣传下,刘鸿获得2018年“感动重庆十大人物”提名,获评“重庆最美志愿者”、“重庆好人”。

刘鸿向我提到多次,虽然家里人对他的“不务正业”有过埋怨,但在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下,大家更理解和支持他的工作,他也更有底气和干劲。

这几年,刘鸿成为我长期跟踪采访的对象,我用镜头和作品记录着长江生态的变化,助力着刘鸿志愿服务活动内容的变化。2018年12月,江津区在重庆市率先完成渔民退捕转产任务,开始了“人退鱼进”的历史转折。2021年1月1日零时起,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实行十年禁渔。

春节一过,刘鸿着急约我和渔政部门的同志一起到护渔队宣讲政策。有的队员问:“长江十年禁捕了,我们的护渔志愿队是不是就可以解散了?”听完我们宣讲的刘鸿坚定而高兴的说,“哪能解散了,我们也需要与时俱进嘛,我们可以做的事情更多更有意义了”。

清楚了形势,掌握了政策,刘鸿更忙了。如今,他和护渔志愿队忙着为长江鱼儿修建人工鱼巢,忙着巡查长江沿岸污水排放,忙着为长江生态环境保护宣传现身说法……刘鸿以自己的执着,助力和见证了长江生态保护的历史性巨变。

今年8月,刘鸿光荣入围“全国道德模范候选名单”,我们拍摄的护渔活动纪录片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播出,感召了更多人。

最近两年的冬天,我们拍摄到很多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秋沙鸭和红嘴鸥在长江段江津江面翩翩起舞的画面,成为了人民群众欢欣鼓舞的长江生态保护成果的最美画面。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的重要指示下,我也将继续用我的笔和镜头,记录更多的像刘鸿一样的努力和付出,记录更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世界、美好生活!

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李蒙
“最江津”APP下载
“最江津”APP——看新闻、找工作、找房子、网络问政……